近年來,黎平縣龍形街道著力發展村級特色產業,打造“一村一品”,以產業振興助推鄉村振興。去年以來,該街道結合產業發展規劃、群眾意愿、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在構洞村大力發展生態養魚取得成效。
“高密度內循環養魚區別于傳統養魚,構洞村優質的山泉溪水加上‘內循環養魚’養殖技術,不僅實現了養殖產業生態綠色環保,更提高了魚的品質,實現傳統養殖業向現代化養殖業的有效轉變?!崩杵娇h龍形街道黨工委書記鐘海波介紹。
2021年,龍形街道構洞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陸再禮的養魚場養殖生態魚達2萬公斤,每公斤售價在50元左右,生產總值達100萬元,利潤近18萬元,帶動了2名村民到養魚場長期務工,月工資3000元左右,還為部分群眾增加了臨時務工收入。
嘗到了甜頭后,村民對生態養魚效益好、見效快、可操作性強的特點表示認可,加入生態養魚產業的意愿更強。
“我們村有著得天獨厚的山泉水資源,非常適合發展生態養魚!”陸再禮介紹。
為了助力產業振興,龍形街道以點帶面,將村集體經濟發展建立在生態產業鏈上,將生態養魚產業作為構洞村特色產業重點打造。2022年,構洞村將采取“致富帶頭人+合作社+農戶”生產發展模式,預計投入180萬元,開墾3畝空地搭建廠房,購買安裝510立方米工廠化循環水系統設備和280立方米工廠化循環水系統設備各1套,擬建成集育苗、養殖成年魚為一體的現代化生態養魚場,力爭將構洞村打造成為全街道唯一一個初具規模的養殖性村集體企業,以生態養魚助力村民走上致富路。目前,養魚場地基平整已完成,各種養殖設備正在陸續采購中。
出處:黔東南日報
|